Mr.Winner 壹號人物

Saturday, January 07, 2006

[New Book]決戰2008誰來斬馬新書預告



★名人曹長青、簡余晏、阮昭雄等著

★決戰2008幫你分析:台灣政治形勢走向
、馬英九、呂秀蓮、謝長廷、蘇貞昌、游錫堃、宋楚瑜的競爭優劣,以及李登輝、陳水扁、連戰、王金平、胡錦濤的角色扮演。分析新民進黨與新國民黨兩黨之爭版塊挪移的鹿死誰手,以及國際大氣候、兩岸中氣候、台灣小氣候之間的合縱連橫


★決戰2008「誰來斬馬」目錄

第一章 誰掛帥斬馬?

尋找剛強前瞻的領導人(簡余晏)
馬英九邁向二○○八的三部曲(阮昭雄)
驕傲的馬與受傷的狐狸們(李尹生)
聖潔的蓮花 讓人不捨拋棄的呂秀蓮(簡余晏)
謝長廷能否成為下一波時代價值的新選擇?(陳偉克)
衝、衝、衝 蘇貞昌黨內結合新潮流用力衝出一片天(張振峰)
庖丁解馬-水牛游錫堃能否牴死馬?(王思源)
宋楚瑜是馬英九大位之路的程咬金 (彭龍城)

第二章 誰出謀操盤?誰吶喊助威?誰扯馬腿?

誰來助馬、誰來絆馬?(李立台)
「斬馬」還待李登輝 (曹長青)
陳水扁的重要性絕不亞於參選人(張振峰)
連戰利用中國延續政治生命(王子蕎)
王金平站在歷史的關鍵時刻 (彭龍城)
宋楚瑜想要卡住小馬腳 卡住最有利自己的位子(張振峰)
胡錦濤的「難言之苦」(曹長青)

第三章 新民進黨 VS. 新國民黨

新時代新文化氛圍內的兩黨之爭(徐永明)
民進黨的派系政治與罩門(簡余晏)
國民黨的死穴─別玩真改革!(李尹生)

第四章 新台灣願景與新民進黨發展

我們這一代,新政黨、新國族、新領袖的年代(簡余晏)
國際大氣候─全球化Vs.在地化(張麗美)
兩岸中氣候─兩岸關係由美國主宰?(曹長青)
國內小氣候─政黨版塊位移(簡余晏)

第五章 馬死誰手

放手讓謝與馬一搏吧(章志賢)

★決戰2008「誰來斬馬」書摘

文摘:阮昭雄

一、褫奪黨權

邁向二○○八年競取大位,馬英九深知在黨內必須先掃除可能反對他的雜音。而控制黨資源,成了馬英九進軍總統府的第一步棋。

當時連戰是否連任黨主席成了政壇上觀察的重點,馬英九適時提出「世代交替」的話題,便成了媒體關注的焦點,但是這個「世代交替」曾讓連戰不爽很久。但馬英九就是鐵了心,對於黨主席之位是勢在必得,馬市長對於成為馬主席,於是開始進行佈樁和議題設定。

首先他先將王金平定位成「舊時代國民黨」的代表,說他黑金、說他跟隨李登輝路線、說他年紀老邁等等,這些都使得王金平大為不滿,也開始讓人感到馬英九的政治操作絕非他外表般的「溫和有禮」,這些議題對於王金平而言可說是招招狠招,議有宗教信仰的王金平處處處於挨打。

選舉結果馬英九以不可一世的氣勢大勝立法院長王金平,縱使許多人認為馬英九會勝選黨主席,但萬萬也沒想到竟然如此「大勝」。

於國民黨邁入另一個領導班子的年代,而黨內就在這種「西瓜偎大邊」的氣氛下,讓馬英九逐漸嚐到國民黨宮廷權力的快感。在掌控黨中央的策略上,馬英九完成表面的第一步,但是泛藍共主的權力是否穩定,卻要面對黨內王金平和黨外宋楚瑜的嚴厲挑戰。

二、毀宋策略泛藍歸一統

於是鞏固泛藍共主的地位是馬市長在成為馬主席後的首要之務,但眾所皆知.的當時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是支持王金平競選黨主席而非馬英九,原因就是宋楚瑜跟馬英九的重疊性太高,未來的競合關係最為緊張,所以身為大內高手的宋楚瑜豈能讓馬英九輕易登上泛藍共主的地位。

於是宋楚瑜成了馬英九邁向二○○八的第一個絆腳石,看來這個絆腳石還是一個大頑石。在馬英九邁向二○○八大位的第二部曲,即是處理會跟他作對的宋楚瑜。

在二○○五年底縣市長首長選舉,馬英九大獲全勝,馬選擇乘勝追擊的,於是如何招降納叛,令親民黨有實力的政治人物「起義來歸」,是馬英九積極進行的下一步。而馬英九在泛藍的超人氣和國民黨的黨產即成為吸引「叛將」的誘因,看看二○○五年縣市長選舉,有多少藍軍支持者因為馬主席的一句「不過半即辭去黨主席」,而強力動員投票,有多少藍軍候選人因為受到馬主席的青睞而當選。

這些在在顯示馬主席在藍軍支持者心目中的地位,因為他是「唯一」擊敗陳水扁的人,更是藍軍二○○八奪回政權的唯一票房。所以馬英九相當清楚這一點,他高舉泛藍團結的大旗,在藍軍政治人物習於「待官而估」的心態下,「西瓜派」就成為藍軍最大的派系了。

三、焦土策略、政局空轉

善用立法院泛藍過半的優勢,這使得過去一直秉持「溫良恭儉讓」的馬市長在成了馬主席之後,運用國民黨主席的角色,將「一切泛政治化」作為最高指導原則,而他也開始大肆開打,屢屢「見縫插針」。一個在立法院先動手打人的國民黨立委張碩文,在馬英九的口中竟成了傷口縫了「百針」的可憐蟲。一件可儘速解決地方長期淹水之苦的「水患治理特別條例」,明明有詳細的周詳計畫書,馬主席也寧願引用「新新聞」的錯誤新聞資料,硬扯說是只有四張A4紙。這些種種行為充分表露出馬英九在成為馬主席的同時,他早已決定採取「焦土策略」讓民進黨政府空轉,讓政府什麼也不能作,什麼也作不好,即使受苦的是人民,馬主席也在所不惜。

而在長期媒體保護和泛藍共主的光環下,藍軍政治人物也開始執行主席意志,紛紛在立法院大開殺戒,軍購案、監委提名審查、水患治理特別條例、二代健保等等,要通過門都沒有,因為癱瘓行政系統,藍軍才能重獲政權。

四、縣市諸侯皆勝、關鍵在北高

當然二○○五年縣市長的勝選,使得馬英九有了更多「大樁腳」,這種「地方包圍中央」的模式,從民進黨經驗學得,讓馬信心大增。但更重要地是二○○六年的北高市長及議員選舉,因為不僅要延續氣勢,身為台北市長的馬英九,這個「老市長」的根據地更是輸不得,而高雄市更是馬英九要跨過濁水溪,在綠綠一片大地中,塗上藍點的最佳時機。所以緊接著上場的北高兩市選戰,成了馬主席攻城掠地的另一個戰場。

相信馬英九心中的盤算,還是要找一個可以 「延續馬英九路線」的台北市長,而就近期的觀察,前副市長歐晉德成了馬卸任市長之後最佳的接班人。不論是合作默契,馬分身的的代表性,在國民黨裡除了金浦聰之外,根本不作第二人選。而馬也自信在台北市的選民結構下,只要打上「馬家軍」的招牌,簡直就是市長之位如「探囊取物」般輕鬆自在。

而歐晉德在卸下副市長職務後,仍然積極勤跑基層,就看得出他與馬英九之間的定見和默契。馬英九「進軍凱達格蘭」的第三部曲,就是找出台北市代理人,為他顧好這一塊對他而言最有政治養分的戰略區塊。

五、馬英九當選主席的後遺症

在馬英九決定競選國民黨主席之前,即有人勸馬英九不一定要參選黨主席,畢竟當上國民黨主席是否為邁向總統大位的最佳途徑,誰也沒個準。黨主席重要的工作就是輔選,輔選成績如何未知數,而輔選就是要「罵人」,就是要提高「政治指數」,這對馬市長過去的形象相當不符,花了大把功夫才建立起來的「媒體形象」,要維持可不容易。

接下來二○○六北高市市長議員選舉、二○○七立法委員選舉,在馬英九決定「焦土摧毀」戰之後,難保形象盡失、得不償失。而立法院的無理杯葛,無限上綱之後,人民的忍受一旦失去耐心,相信國民黨定也要付出相當代價。有人云,「機關算盡,怎奈誤了卿卿的性命」,這將是馬英九不可迴避的天理。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